“近藤大介說日本人缺乏的,就是這後一種責任感。他的洞見就在於,日本人就是通過前一種負責來回避後一種負責。也就是說你把一畝三分地裡的活兒乾得盡善盡美,這不見得是美德。因為,你可能是在甩鍋。
舉個例子,比如某公司內部提出要搞一個新產品。研發部門寫出了一個策劃書。老闆一看,我得負責啊,全公司各個部門都看看,都提出自己的意見,直言無隱。法務部門一看:嗯,這個策劃有可能因為侵害專利權被其他公司起訴,甭管風險有多大,勿謂言之不預也,我盡責了。銷售部門也這麼盡責,大筆一揮寫上一條:對於是否真的能夠提升營業額,尚存疑問。財務部門寫的是:研發費用嚴重超標。廢話,新產品,新想法,當然不在預算里。但是財務部門盡責了啊,風險我可是提示了,這鍋我不背。宣傳部門一看:嗯,因為是新產品,教育用戶的成本很高。你看,這話也沒錯,人家也盡責了。
這麼走上一圈,幾十上百條負面意見就擺到了老闆的桌上。老闆,也是職業經理人,好不容易升上來的,這時候要他膽敢力排眾議,說新產品堅決上,出了問題我負責,這需要多大的擔當和勇氣?站在他的角度,什麼都不做,反而是最安全的。
近藤大介說,之所以大量的日本企業患上了「日本病」,就是這個原因。每一個環節的盡職盡責,導致實際上沒有人對企業的發展負責。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「逃避責任」。”